呼吸中心由呼吸与危重症科和胸外科组成。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manbetx官网手机版呼吸科成立于1983年。2012年6月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编制床位68张,分为2个病区和1个RICU。呼吸一病区35张床位,包括4张抢救室;呼吸二病区27张床位;
RICU
6张床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还设有肺功能室、气管镜室、门诊雾化治疗室、呼吸实验室、以及4张床位的睡眠监测室。年出院病人超过2000人次,呼吸专科平均日门诊量超过250人次。每年肺功能检查超过1万例次,气管镜检查接近900例次。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共有医护人员68人。医生29人,其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者23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13人。通州区首届运河计划“领军人才”1人(王金祥,2018至2022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人(何永福),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国先进农工党党员1人(胥振阳),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国先进个人、首都劳动奖章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人(李晓辉),以及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3人(胥振阳、李晓辉、王金祥)。4人在国家级学术委员会担任委员(胥振阳、李晓辉、王金祥、张春梅)。
科室已逐步完成三级分科,包括哮喘学组,慢阻肺学组,呼吸系感染学组,间质性肺疾病学组,呼吸系肿瘤与胸膜疾病学组,肺血管病学组,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学组,睡眠与呼吸生理学组等。
科室先后购置了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肺功能室有德国耶格尔Master Screen肺功能仪1台,心肺运动仪1台,日本CHESTGRAPH
HI-101便携式肺功能仪1台,瑞典尼尔斯(NIOX)呼出一氧化氮(FeNO)测定系统1套。呼吸睡眠中心有美国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3台和邦德安百便携睡眠仪2台。呼吸内镜中心有日本进口Olympus
BF-260和BF-IT240电子支气管镜各1条,Olympus
LTF-240可弯曲电子胸腔镜1条,Olympus纤维支气管镜1条,德国进口冷冻治疗仪和氩气刀各1台。RICU和呼吸病区有Servo-i呼吸机1台,Drager
Evita 4 呼吸机2台,PB 840
呼吸机2台,多种进口无创呼吸机11台(含进口伟康V60无创呼吸机3台),进口转运呼吸机1台。RICU配有床旁血滤机1台、Nova血气分析仪1台和Vidas生物检测仪1台。普通病区装有多导心电监护系统。开展的先进技术和特色项目包括可弯曲电子胸腔镜、电子支气管镜、支气管激发实验、肺功能全项检查、心肺运动实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技术和大面积肺栓塞的溶栓治疗等。吸实验室可开展显微镜下痰诱导细胞学分类、抗核抗体谱17项、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抗体、抗心凝脂抗体、G试验和GM试验、T-SPOT、艰难梭菌鉴定、过敏原筛查和特异性IgE测定等。
2014年12月已和北京朝阳医院共建成立“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潞河呼吸疾病研究中心”,我们将依托朝阳医院的临床、科研和教学优势,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申请各级课题,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目前我科有特聘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施焕中教授。我们将依托北京-潞河呼吸疾病研究中心和知名专家的指导,使潞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得到持续快速发展。2016年月和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建成呼吸专科医联体,将全面推动我科学科建设。
我科先后参加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科技攻关课题研究项目。目前有各级在研课题多项。近几年年平均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10篇。现在我们呼吸科团队正在参与研究的课题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病毒性肺炎诊治和网络建设”,北京市科委“北京地区肺炎病原学动态监测和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重度大气污染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拯救性干预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参与“首都发展”和“首都特色”重症哮喘的临床表型与个体化治疗研究和重症哮喘的支气管热成型术治疗项目等等。参与国家“十三五肺栓塞精准医学研究课题组”。目前承接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方面的药物临床试验项目2项。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北京市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北京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的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和实习工作,2014年开始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教学任务。2017年开始具备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我科目前主持和参与各级在研课题十多项。1篇研究论文被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和WHO组织制定的慢阻肺指南GOLD
2018更新版引用。
定期开展呼吸道慢性疾病慢阻肺和哮喘的宣教、义诊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3至4项。多次获北京市哮喘联盟哮喘宣教先进单位称号。2016年获首批“慢性气道疾病管理示范单位”称号。我科和通州区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协作,成立了潞河医院呼吸衰竭救治绿色通道,并和永顺、西集、张家湾、梨园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呼吸医联体,完善双向转诊,加强基层慢性呼吸系病的防治和管理。
更多
呼吸中心由呼吸与危重症科和胸外科组成。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manbetx官网手机版呼吸科成立于1983年。2012年6月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编制床位68张,分为2个病区和1个RICU。呼吸一病区35张床位,包括4张抢救室;呼吸二病区27张床位;
RICU
6张床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还设有肺功能室、气管镜室、门诊雾化治疗室、呼吸实验室、以及4张床位的睡眠监测室。年出院病人超过2000人次,呼吸专科平均日门诊量超过250人次。每年肺功能检查超过1万例次,气管镜检查接近900例次。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共有医护人员68人。医生29人,其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者23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13人。通州区首届运河计划“领军人才”1人(王金祥,2018至2022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人(何永福),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国先进农工党党员1人(胥振阳),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国先进个人、首都劳动奖章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人(李晓辉),以及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3人(胥振阳、李晓辉、王金祥)。4人在国家级学术委员会担任委员(胥振阳、李晓辉、王金祥、张春梅)。
科室已逐步完成三级分科,包括哮喘学组,慢阻肺学组,呼吸系感染学组,间质性肺疾病学组,呼吸系肿瘤与胸膜疾病学组,肺血管病学组,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学组,睡眠与呼吸生理学组等。
科室先后购置了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肺功能室有德国耶格尔Master Screen肺功能仪1台,心肺运动仪1台,日本CHESTGRAPH
HI-101便携式肺功能仪1台,瑞典尼尔斯(NIOX)呼出一氧化氮(FeNO)测定系统1套。呼吸睡眠中心有美国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3台和邦德安百便携睡眠仪2台。呼吸内镜中心有日本进口Olympus
BF-260和BF-IT240电子支气管镜各1条,Olympus
LTF-240可弯曲电子胸腔镜1条,Olympus纤维支气管镜1条,德国进口冷冻治疗仪和氩气刀各1台。RICU和呼吸病区有Servo-i呼吸机1台,Drager
Evita 4 呼吸机2台,PB 840
呼吸机2台,多种进口无创呼吸机11台(含进口伟康V60无创呼吸机3台),进口转运呼吸机1台。RICU配有床旁血滤机1台、Nova血气分析仪1台和Vidas生物检测仪1台。普通病区装有多导心电监护系统。开展的先进技术和特色项目包括可弯曲电子胸腔镜、电子支气管镜、支气管激发实验、肺功能全项检查、心肺运动实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技术和大面积肺栓塞的溶栓治疗等。吸实验室可开展显微镜下痰诱导细胞学分类、抗核抗体谱17项、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抗体、抗心凝脂抗体、G试验和GM试验、T-SPOT、艰难梭菌鉴定、过敏原筛查和特异性IgE测定等。
2014年12月已和北京朝阳医院共建成立“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潞河呼吸疾病研究中心”,我们将依托朝阳医院的临床、科研和教学优势,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申请各级课题,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目前我科有特聘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施焕中教授。我们将依托北京-潞河呼吸疾病研究中心和知名专家的指导,使潞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得到持续快速发展。2016年月和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建成呼吸专科医联体,将全面推动我科学科建设。
我科先后参加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科技攻关课题研究项目。目前有各级在研课题多项。近几年年平均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10篇。现在我们呼吸科团队正在参与研究的课题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病毒性肺炎诊治和网络建设”,北京市科委“北京地区肺炎病原学动态监测和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重度大气污染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拯救性干预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参与“首都发展”和“首都特色”重症哮喘的临床表型与个体化治疗研究和重症哮喘的支气管热成型术治疗项目等等。参与国家“十三五肺栓塞精准医学研究课题组”。目前承接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方面的药物临床试验项目2项。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北京市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北京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的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和实习工作,2014年开始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教学任务。2017年开始具备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我科目前主持和参与各级在研课题十多项。1篇研究论文被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和WHO组织制定的慢阻肺指南GOLD
2018更新版引用。
定期开展呼吸道慢性疾病慢阻肺和哮喘的宣教、义诊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3至4项。多次获北京市哮喘联盟哮喘宣教先进单位称号。2016年获首批“慢性气道疾病管理示范单位”称号。我科和通州区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协作,成立了潞河医院呼吸衰竭救治绿色通道,并和永顺、西集、张家湾、梨园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呼吸医联体,完善双向转诊,加强基层慢性呼吸系病的防治和管理。
呼吸中心由呼吸与危重症科和胸外科组成。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manbetx官网手机版呼吸科成立于1983年。2012年6月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编制床位68张,分为2个病区和1个RICU。呼吸一病区35张床位,包括4张抢救室;呼吸二病区27张床位;
RICU
6张床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还设有肺功能室、气管镜室、门诊雾化治疗室、呼吸实验室、以及4张床位的睡眠监测室。年出院病人超过2000人次,呼吸专科平均日门诊量超过250人次。每年肺功能检查超过1万例次,气管镜检查接近900例次。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共有医护人员68人。医生29人,其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者23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13人。通州区首届运河计划“领军人才”1人(王金祥,2018至2022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人(何永福),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国先进农工党党员1人(胥振阳),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国先进个人、首都劳动奖章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人(李晓辉),以及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3人(胥振阳、李晓辉、王金祥)。4人在国家级学术委员会担任委员(胥振阳、李晓辉、王金祥、张春梅)。
科室已逐步完成三级分科,包括哮喘学组,慢阻肺学组,呼吸系感染学组,间质性肺疾病学组,呼吸系肿瘤与胸膜疾病学组,肺血管病学组,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学组,睡眠与呼吸生理学组等。
科室先后购置了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肺功能室有德国耶格尔Master Screen肺功能仪1台,心肺运动仪1台,日本CHESTGRAPH
HI-101便携式肺功能仪1台,瑞典尼尔斯(NIOX)呼出一氧化氮(FeNO)测定系统1套。呼吸睡眠中心有美国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3台和邦德安百便携睡眠仪2台。呼吸内镜中心有日本进口Olympus
BF-260和BF-IT240电子支气管镜各1条,Olympus
LTF-240可弯曲电子胸腔镜1条,Olympus纤维支气管镜1条,德国进口冷冻治疗仪和氩气刀各1台。RICU和呼吸病区有Servo-i呼吸机1台,Drager
Evita 4 呼吸机2台,PB 840
呼吸机2台,多种进口无创呼吸机11台(含进口伟康V60无创呼吸机3台),进口转运呼吸机1台。RICU配有床旁血滤机1台、Nova血气分析仪1台和Vidas生物检测仪1台。普通病区装有多导心电监护系统。开展的先进技术和特色项目包括可弯曲电子胸腔镜、电子支气管镜、支气管激发实验、肺功能全项检查、心肺运动实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技术和大面积肺栓塞的溶栓治疗等。吸实验室可开展显微镜下痰诱导细胞学分类、抗核抗体谱17项、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抗体、抗心凝脂抗体、G试验和GM试验、T-SPOT、艰难梭菌鉴定、过敏原筛查和特异性IgE测定等。
2014年12月已和北京朝阳医院共建成立“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潞河呼吸疾病研究中心”,我们将依托朝阳医院的临床、科研和教学优势,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申请各级课题,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目前我科有特聘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施焕中教授。我们将依托北京-潞河呼吸疾病研究中心和知名专家的指导,使潞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得到持续快速发展。2016年月和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建成呼吸专科医联体,将全面推动我科学科建设。
我科先后参加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科技攻关课题研究项目。目前有各级在研课题多项。近几年年平均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10篇。现在我们呼吸科团队正在参与研究的课题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病毒性肺炎诊治和网络建设”,北京市科委“北京地区肺炎病原学动态监测和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重度大气污染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拯救性干预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参与“首都发展”和“首都特色”重症哮喘的临床表型与个体化治疗研究和重症哮喘的支气管热成型术治疗项目等等。参与国家“十三五肺栓塞精准医学研究课题组”。目前承接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方面的药物临床试验项目2项。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北京市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北京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的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和实习工作,2014年开始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教学任务。2017年开始具备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我科目前主持和参与各级在研课题十多项。1篇研究论文被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和WHO组织制定的慢阻肺指南GOLD
2018更新版引用。
定期开展呼吸道慢性疾病慢阻肺和哮喘的宣教、义诊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3至4项。多次获北京市哮喘联盟哮喘宣教先进单位称号。2016年获首批“慢性气道疾病管理示范单位”称号。我科和通州区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协作,成立了潞河医院呼吸衰竭救治绿色通道,并和永顺、西集、张家湾、梨园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呼吸医联体,完善双向转诊,加强基层慢性呼吸系病的防治和管理。